《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的软件开发》
(大连外国语大学软件学院,巩庆志)
- 课程开发成果下载[链接];
课程资料说明/项目报告:
项目实施过程
- 2014年 9 月-2015年 2月
(1)基本课程内容建设 在基本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中,课程组以课程内容为核心,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丰富其细节。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安排和课程特点,课程组设计出课程大纲、完成教学日历。同时,课程组初步设计出课程导学、重点难点及解析等内容。 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课程组设计实现中文教学课件,并同时设计实现该课件的Web版本。在该阶段,课程组选择一本教材,作为课程开展教学的基础;同时,课程组将积极分展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撰写,初步完成教学材料的编撰工作。
(2)基本课程实验建设 课程组根据理论内容与教学需要,进行实验设计。根据实验大纲部分的实验规定,对实验内容进行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课程组提供课程实验导学, 对课程实验进行介绍与分析。并提出课程实验重点难点所在。课程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文档将初步撰写完成,提供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软件开发课程实验。„ 课程组对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手册的初步撰写,作为实验教学时学生实验的指导。 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课程组提供部分核心实验的参考实现代码。
(3)师资力量建设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软件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对相关课程有深厚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要求教师对Android系统具有深入的了解,对Android开发具有丰富的经验。 课程组根据对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计划、教学对象等多方面的分析,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组逐渐形成一支具有高级职称2-3人,中級职称3-5人的教学队伍,分别担任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 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部分,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及部分实践指导工作。实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验指导,同时也承担各种学生研发活动的指导工作。主讲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均可作为学生科研、研发和竞赛活动的项目指导教师。 与此同时,课程组与业界和兄弟院校进行合作,邀请来自业界和兄弟院校的学者专家3-5人,参与课程教学活动中。
(4)学生社团建设 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成立Android开发社团。该社团由学生自主创建、自行管理,由课程組提供必要的支持。 学生社团进展活动包括:Android技术宣传,Android技术沙龙,Android社团标志设计竞赛,Android驱动开发活动、竞赛,Android技术培训,Android技术讲座等。
2. 2015年3月-2015年8月
(1)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效果调耷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学相关环节进行调整和改善。同时,密切跟踪Android系统的发展,将最新的进展更新到教学内容当中。
对教学资源进行的修订与完善。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在中文教学课件基础上推出中英文双语教学课件。对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课程导学、重点难点及其解析送行适应性修订。根据课程内容的修订和新的技术发展,对课堂教辅材料进行进--步的完善。由课程组教师收集和整理论文与技术文献,提供给教学使用。并初步开设在线论坛。
课程组以中文课程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双语课程建设.包括设计实现双语课件、双语教学资源等。
在教学资料、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撰出基于本校学生实际的Android移动开发教材。
课程实验建设与完善。主要是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对课程实验进行修改和完善,对课程实验导学、课程实验重点难点解析、实验设计文档进行修订和完善,对课程实验手册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丰富实验手册内容。
提供更多的实验参考实现代码。为实验室更新部分实验设备,并配备部分智能手机的Android设备,为Android在移动领域的广泛应用打好基础。
(2)师资力量建设
在开展过教学工作之后,.对师资力量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主要包栝:支持课程组教师参加Android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分享同行的教学经验;支持课程组教师参加Android相关的学术会议,获取国内外专家学者在Android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观点,了解学术进展;支持课程组教师与业界资深工程师等进行深入交流,把握业界技术进步与产业要求。
(3)教学研讨与师资培训
课程组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与师资培训,推动Android开发的推广,扩大课程的影响力。课程组组织有关老师参加谷歌组织的资培训4次,分享Andioid课程教学经验,为Android教学在高校的课程开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4)效果跟踪
课程组对学生参与Android相关的竞赛,科研活动或者其他开发活动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课程组将对培训进行跟踪,建立参加研讨会、培训班教师的沟通机制,定期向他们了解情况。在研讨、培训结束后通过撰写报告的形式来对效果进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