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计算》

(厦门大学通信工程系,洪学敏)

  • 课程开发成果下载[链接];
课程资料说明/项目报告:

在移动平台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移动平台的创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在移动平台的创新,成为了前纪念主要以移动软件的创新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移动平台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出现了基于移动平台的硬件创新热潮,这种创新已经远远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创新概念,在本质上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碰撞、是硬件创新与软件创新的融合。为此,本课程结合当前移动互联网与硬件创新的趋势,根据电子信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基于Android移动软件平台,强调软硬件结合,系统化的讲授软硬件结合的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方法和技能。通过学校与Google公司的紧密合作,将产业界的最新技术发展导入课程的教学,从而实现产学结合,学以致用。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创新为主要基调,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

  1. 掌握Andriod的编程方法
  2. 掌握移动终端与物理世界联接的方法
  3. 掌握Arduino的编程
  4.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利用Android平台和一些硬件满足自已或者某个小团体的特点需求,实现创客梦想。

在授课上,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对 问题的解决能力,因而采用了课堂教学+基本实验+小项目实践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通过上图的学习金字塔的分析,我们发现参与类的学习方法更有效率,所以在授课形式中,我们添加了具有特色的小项目实践形式,此类实验方法要求一组同学(不超过2名)协作完成一个小项目– Android APP+硬件。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更易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之所以采用以上教学方式,我们考虑到了由于本课程是针对厦门大学通信工程系大三的选修课,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编程及硬件基础的,因而在该课程中,我们可以充分的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而最后的考核方式,我们也通过完成项目的完整度及扩展性为判断的标准,并且对于优秀的项目,我们将通过谷歌开发社区支持创业孵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了PC机、试验箱、手机及Intel 伽利略平台。由于本次课程设定为32学时,每周2学时,上课时间对于涉及的内容并不充分,因而我们结合课后视频教学为依托,来开展相关实验。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