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平台应用开发》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陈辰)
- 课程开发成果下载[链接];
课程资料说明/项目报告:
一、合作项目概述
针对智能移动平台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开发了面向本科生的选修课“智能移动平台应用开发”。该课程以 Android为主的手机操作系统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的应用开发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在新平台与环境中的应用开发所需具备的基础概念和工作原理。通过对智能移动平台架构的深入理解,调研最新应用和设计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掌握在智能移动平台上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依托谷歌公司课程建设项目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本课程通过优化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材料,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也是为以后实现该课程的 MOOC教学建设做出探索和尝试。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谷歌公司通过师资培训、线下会议和线上交流等方式,创建了一个优秀高效的沟通平台,让不同学校的教师同行们对课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讨论,使得教师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二、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开发历时 12 个月,总体上实施过程非常顺利,项目输出达到了当初预定的各项目标,在各个时间节点也是按照预期达到了设计目标。
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包括:设计、改进和完善教学材料,使其更好地适应教学方案;课程实验的设计与完善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构建,其中主要包括视频录制,网站建设等;问卷调查和小规模“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效果反馈分析与教学方法优化。
三、原定计划与实际成果
通过项目建设,输出如下成果,达到了预期要求:
1)项目预期输出的课程教学课件与实验材料,均顺利完成;
2)建设了基于 GitLab的课程资料共享网站,主要用于学生的资料下载、作业上
传、交流沟通,实验指导等;
3)录制了若干教学视频片段,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
4)在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进一步深化提高了基于课程学习小组的教育方式,比较明显地提高了课程学习
质量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6)基于课堂上的教学成果,成功地取得了如下一系列的科创项目成果:
- 指导学生设计的 APP 软件“纷印”下载使用活跃用户过万人,基于此项目成 立的公司已经获得风险资本公司的 A 轮融资;
- 指导两个团队的学生分别获得复旦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行动支持计划” 项目支持。项目名称“适用于视障人群的智能移动平台应用模式研究”,编 号 B2-31-06;项目名称“基于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指令集的识别与应用”;
- 指导学生获得 2015Google 支持教育部高教司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联合基金项目(创新训练项目)支持;
- 指导学生获得“复旦大学本科生实验实践资助计划”(“登辉计划”)的研 究项目支持,项目编号 15201;
- 指导学生获得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曦源项目一项, 编号 14707;
- 指导学生获得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曦源项目软件 学院内部资助项目一项;
- 指导的学生获得复旦大学三叶草竞赛的多项奖励;
四、结论和体会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切实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与教学相关材料的质量,总
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谷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教师通过编写更加具有针对性和
目的性的教学材料,如教学课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丰富教学
手段,如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优化实验素材,更好地吸
引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效果;通过建设交流网站平台,使
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保持良好的沟通,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通过尝试新的学生组织管理方法,提高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团
队的分工协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谷歌公司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组织各
种师资教学交流活动,成功地提供了一个不同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分享的平台,为教师
了解当前同行最新进展提供了便利, 解决了教师最迫切的需求。谷歌公司充分利用自身
优势资源,将当前的最新科技进展、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当前的最新案例更好地反映到
课程的设计中来,帮助教师完善课程建设,从而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